20081121-b3-1@1200x1200  

 

二次世界大戰傑出的軍事天才,尤其是敵對英國,更是把他吹捧軍事天才,也是德國將領少數用人道精神對抗戰俘,

甚至公開拒絕殺害猶太種族,他的出身是中產階級,沒有名門貴族的加持,用實力晉升到德國陸軍元帥,在當時的德國陸軍來說是非常少見的例子。

 然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他的軍事能力也因此有兩極化的評價。

 在二次世界大戰著名的將領,是少數親自率領軍團打前線的將軍,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爭,因為通訊發達和武器進化的關係,已經逐漸淘汰指揮官在前線率領軍團作戰的風格,因為武器的進步,指揮官親自打前線,風險極高,而且二次次界大戰,都是大規模的多方戰場,指揮官在前線很難完全指揮所有的軍團,必須依賴參謀幕僚的訊息和整合才能判斷,

然而隆美爾卻用驚人的軍事天份彌補了這些缺憾,讓德國大軍在前期完美擊敗英法兩國,讓德國有跟世界抗衡的力量。

 其實隆美爾的軍事風格,跟他中產階級的經歷是脫不了關係的,他非常受到士兵喜愛,但卻讓將官級的非常討厭,這就是沙漠之狐隆美爾。

 對比同樣以閃擊出名的巴頓將軍,隆美爾更加出色,或許是因為他才是正宗的吧,事實上德國的閃擊戰術,算是一種試驗性的新打法,以快速殲滅敵方,並且深入險地,是一種很冒險的行為,常常會因為快速的行動,導致後勤補給跟不上,甚至跟其他部隊失去聯絡,隆美爾的成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他所屬的第124步兵團隸屬威廉·馮·普魯士指揮的第5軍團第13軍第27師,這是隆美爾的第一次實戰,根據隆美爾的回憶,他因為事前的偵查行動,已經很疲累,甚至還出現胃痛的症狀,不過為了自身名譽,不想讓上司認為找藉口不想打戰的膽小鬼,隆美爾堅持忍下去,果然犧牲是有代價得,隆美爾打出讓長司驕傲的成績。

 由於隆美爾在第一次次界大戰有著非常耀眼的表現,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隆美爾被贈送許多驕傲的勳章,如藍色馬克斯勳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由於德國是戰敗國,加上經濟和政治因素,將軍士兵被大幅縮減,然而隆美爾卻被留下來,主要是因為高層對於隆美爾將才非常重視,之後隆美爾擔任了德勒斯登步兵學校的戰術教官,長子也在這時期出生,所以這段日子應該算是隆美爾最悠閒快樂的時光吧。

 之後,德國產生劇烈的變動,那就是納粹黨政權開始控制德國的時期,也就是歷史被稱為第一魔王的阿道夫·希特勒時代。

 由於希特勒兩大主張,反共主義和擴軍的意識形態,有軍人身分的隆美爾非常高興。

 由於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失敗,加上經濟因素,軍人在當時的觀感普遍不好,而希特勒的主張有助於軍人形象,所以除了隆美爾,幾乎軍中一半以上的人都很支持希特勒。

 而隆美爾能快速在軍中升級,希特勒的提拔是主要因素,而希特勒是怎麼注意到隆美爾,比較可靠的事情,是因為隆美爾曾經出版《步兵攻擊》一書,這是根據隆美爾擔任教官時的教材集結而成,內容非常簡單易懂,暢銷也很好,評價也很棒,就是這樣引起希特勒關愛的眼光。

  雖然希特勒在歷史上的評價爭議非常大,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擁有一般人不會具備的能力,所以才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呼風喚雨。

 

 隆美爾因為希特勒特別的提拔,193981,被晉升少將,不久又被任命為元首大本營管理部部長,簡單的說,他已經進入希特勒的核心班底了,隨時都會被賜與重大任務。

 希特勒是人類歷史少數的狂人,一開始是歷史改變了他,後來變成他改變了歷史,他對世界的戰略的規劃,是非常超前的,一般來說,很多英雄人物,再發動戰爭之前,都會有很多被動的原因,然而希特勒對世界的宣戰,卻取決於希特勒的意志,可以說德國沒有希特勒的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不可能發生的,從他攻打波蘭的時候,他的腦袋已經有征服世界的計畫了,而當時這樣的觀念,當代幾乎沒有一個元首會有這樣瘋狂的念頭,所以她們默認希特勒攻打波蘭的侵略行動,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都陷入經濟停滯的狀態,誰也不想冒險去得罪擁有可怕軍隊的德國,她們漠視,甚至偷偷有密約協議,世界大部分的人漠視正在受難的弱國,而這樣的漠視,最後卻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傷亡和損失,至今依然無法用正確數字來估計。

 而德國的囂張,隆美爾也是主要功臣之一。

 

攻打波蘭之前,希特勒和隆美爾已經有很多戰後模擬策略,波蘭不難打,但是要速戰速決,快到英法強國無法反應,

然後逼他們簽和平條約,事實上,除了希特勒和少數核心人物,心理早就有挑戰英法聯軍的計畫了。

 然而首先必須侵占波蘭,當最艱辛的第一步完成之後,接下來要處理的事情都很簡單了。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就一定會想到德國的「閃擊戰」也被叫作「閃電戰」。

 其實這新名詞是,美國的時代雜誌第一個提出來的。

 這是一套有如閃電快速切開敵方一點的防禦,然後在從後方包圍敵人,這樣得概念,其實是英國人富勒機械化戰爭的理論衍生出來的。

 因為要詳細介紹很複雜,有興趣可以去網路查,或者相關書本,資料還滿多得,這裡我就簡單說明一下。

 閃電戰,取決於制空權,也就是情報,在確定敵方脆弱的一點,然後聯合空,坦,步的一同作戰,進入敵方的內部,然後在彎曲包夾敵人或者阻斷補給和救援,這種戰術,取決於機械坦克的誕生,可以不用顧慮敵方的反包圍,因為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幾乎都是大地圖面積作戰,敵人初期很難反應過來,到底要不要去支援,閃電戰就是利用這猶豫的時間,快速擊潰對方,不過前提要完全掌控制空權,並且仰賴後勤的補助。

 事實上德國的閃電戰會這麼成功,主要是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戰術,都是採取面跟面的打法,主要是因為熱兵器的時代,因為火槍,火砲射擊的距離太廣太遠,很少部隊會單獨將部隊集中一個點突破,因為很容易被擊火一起消滅,原本主流的騎馬衝鋒戰術,已經被淘汰了,織田信長和武田勝賴的長篠合戰,就是槍兵殲滅騎兵,非常慘忍的歷史教訓,此戰之後,日本戰國已經把火槍兵當作主力部隊,而騎兵則是慢慢被淘汰。

 而德國因為機械化戰爭的理論發現只要研發具備堅硬又快速的機械戰車,把戰車取代戰馬,就可以減輕傷害,快速切進去後方,然後包夾敵人,進行反包圍,也就是古代衝鋒戰馬的戰術在革新進化,而這時的法國還在依賴傳統保守戰術,遇上全新戰術的德國,悲劇就在歷史上演了。

 馬奇諾防線,這是法國防禦線最重要的邊界要塞,當德國閃電大軍穿破馬奇諾防線的時候,其實不算真正得馬奇諾防線,而是周圍更遠的地方,但是德軍和隆美爾都一律稱為馬奇諾防線,雖然不算是法國馬奇諾防線的核心,但依然有很多防禦措施,比如碉堡、帶刺的鐵絲網和二戰防禦必備武器地雷。

 隆美爾的師在突破馬奇諾防線損失比預料中更少,這有賴於隆美爾天才的軍事能力,事實上隆美爾得位置應該是在後方指揮,而當一位勇敢的騎士,帶著部隊跟大家一起衝殺,甚至連希特勒都覺得不宜太深入,下達命令要他停止,隆美爾卻覺得此刻停止,會讓閃擊戰效果減弱,繼續帶領軍隊往前衝,並且創下更佳的戰果。

 事實上戰爭時期,拒絕長官的命令,是非常嚴重的,甚至要被送上軍事法庭審判,不過最高元首卻很欣賞隆美爾這樣英雄般的精神,沒有跟隆美爾計較,反而要將他打造德國的英雄,這樣有助於國內民眾對希特勒政權的支持。

 事後隆美爾對這樣的行為解釋說:「這場戰爭中指揮官應該在第一線的位置,我才不信坐在椅子上指揮戰略那一套。現在和塞德利茨與齊騰的時代相同,我們必須像騎兵一樣使用戰車,就像以前將軍們在馬鞍上發號施令一樣,現在也要在移動中的戰車下令。」

  事實上正因為德軍這種違背當時世界軍事常識的打法,再加上隆美爾這種軍事天才,當法國大軍忽然在後方看到德軍的時候,都以為是幽靈部隊被嚇到,於是恐懼逐漸傳染法國所有軍隊,導致法軍失常,開始沒有戰鬥意志,雖然後來軍事學家分析,法軍其實早就腐爛不堪了,但事實上很多因素都是因為德國的閃擊戰術大大成功,導致法軍比預料之中更快崩潰,直到完全被打敗,當然有人會說要是法軍指揮能夠冷靜,或許法軍有機會逆轉勝,但歷史不能重來,誰也無法驗證了。

 總結隆美爾對法軍的貢獻和成績,正反評價就有,因為他所率領的第七裝甲師確實傷亡比例偏高,也因為不服從命令,被長官罵「不聽命令,腦子發瘋的將軍。」,但因為有希特勒的關愛,所以也不能拿隆美爾怎麼樣,事實上隆美爾的行動,確實讓德國有很大的戰場優勢,也提早結束戰爭,時間對德國來說非常重要,因為德國還要防止英國的救援,所以從一開始到結束,閃擊戰術出乎意料的大成功,不是讓德國高興,也讓世界在也不敢小看這個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

這時候的德國可說已經拿到歐洲盟主的寶座了。

 雖然法國簽下停戰條約,但是戰爭並沒有終止的現象,事實上法國軍隊雖然被擊敗,但是幸虧有英軍的幫助,順利撤退並且保留大反擊的資本,而隆美爾之後升官,轉到北非戰線,官職名稱是非洲軍軍長。

 北非戰線,不同歐洲地理環境,大部分都是沙漠,日夜溫差非常大,早上到中午可以到達六十度左右,而晚上會降到零度左右,對於歐洲人來說,是非常難以適應的,而且因為都是沙漠地形,常常會有偶發得沙塵暴,非常可怕,而且位置方位都很難鎖定,因為是空曠的沙漠地形,幾乎沒有掩蔽物,射程的距離是決定勝負因素,戰車就變的非常至重要了,拿破崙時代的軍隊也是依賴大砲才能保持強大的優勢,不過戰車需要依賴大量的油水補給,所以德英的對戰,取決於誰能先搶到有利的地形和資源。

 而隆美爾「沙漠之狐」的名號,就是在北非戰線打響的。

 而德國不敗的傳說,也終於隨著盟軍真正的團結,之前的團結,有著太多算計,導致英法兩國,嚴重判斷錯誤,才會造成可怕的損失,雖然隆美爾在戰術常常能以少打多勝過英軍,但最終在物質嚴重缺乏之下,終於被迫撤出北非,然而由於隆美爾注重騎士精神,沒有虐待戰敗的士兵,和殺害猶太人,當時德國因為希特勒下達特殊命令,要將猶太人全部滅絕在世界上,所以德國軍隊,只要抓到猶太人,幾乎都會當場處死。

 也因為這樣,隆美爾得到盟軍的好感,但也因為這樣,開始跟希特勒有了初步的摩擦。

 這時德國的盟軍義大利,也因為看到德國這麼威猛,開始加入戰場,想要趁機搶便宜,但是墨索里尼所率領的義大利軍團太弱了,反而拖累德國要派大軍去救援,實在非常諷刺,另外德國隊這個沒用的小弟,一直都沒捨棄過,實在是非常有義氣的好大哥。

 於是希特勒派出隆美爾擔任德意志非洲軍軍長,負責幫義大利解圍,於是德、英展開一連串的戰役,如「戰斧作戰」和「十字軍作戰」,最後英軍「反抗的象徵」「托布魯克」被隆美爾搶走,英軍宣告失敗,不得不暫時退出北非戰線,而邱吉爾甚至被下議院提出了問責決議案,狠狠修理一頓,非洲戰役讓隆美爾的名聲達到尖峰,希特勒非常高興,因為德軍能在比英軍更不利的狀態,打贏這場戰場,主要原因就是隆美爾的精神和軍事天份,於是希特勒將隆美爾晉升為元帥,隆美爾成為德軍歷史升級最快也最年輕的陸軍元帥。

 也是名聲僅次於希特勒的德國人物,此份民調是美國輿論所做的調查。

 人的一生,就如同潮水起浮,有高有低,不可能一直在高潮,自然也不可能一值在低潮。

 之後的阿拉曼戰役、阿拉姆哈勒法戰役、第二次阿拉曼戰役,隆美爾開始慘遭一連串的失敗,事實上,這時期的德國,

因為美軍的加入,開始走下風了,再加上希特勒的頑固,雖然隆美爾數度,甚至親自會見希特勒,說明有必要撤出北非戰線的必要,但希特勒卻下達『不成功便成仁』,要用強大的精神力量,去戰勝任何不利的因素,也在這時期,希特勒首次對隆美爾破口大罵,事實上希特勒對周圍將領破口大罵是很正常的,但對於首次被罵的隆美爾,一定感到前所未有的壓迫感。

 希特勒和隆美爾的蜜月期也宣告破裂,後來隆美爾被下達命令撤出非洲戰線,將非洲集團軍的指揮權轉交給阿寧姆,

但是回到德國的隆美爾,卻沒有受到預期的降職和責罵,事實上這是希特勒對隆美爾的關愛,因為非洲戰況已經是大勢已去,為了讓隆美爾不必承受失敗的責任,甚至最慘的狀況被英美大軍抓到,所以讓隆美爾提早回國,而感念隆美爾的辛苦,希特勒授予其鑽石橡葉佩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

之後的德國,在經歷蘇聯的大慘敗和美軍的加入,已經處於被動的狀態,而盟軍的諾曼底登陸,更是直接打通進入德國最終防線的大門,這時的德國有如醫學上的末期癌症,已經沒有藥可救,能做的就只是拖延時間而已。

 就在這時期,原本不滿希特勒的組織開始策劃政變,而隆美爾也是被拉攏對象之一,不過隆美爾多方考量之下,還是選擇拒絕,或許是對希特勒的知遇之恩,依然無法完全割捨下去吧。

  後來政變失敗,但是隆美爾也被拖下水了,德國特別召開「軍事榮譽法庭」,隆美爾於是被認為有罪,法院將他認定為軍方的「恥辱」,然後轉移被稱為人民法院,這意味隆美爾在野沒有翻身的一天,最後希特勒考量將隆美爾貶為叛徒,除了會傷害到軍方的士氣,或許在心理有某種程度的不捨,畢竟是一手提拔的大將,於是決定讓隆美爾保持名譽讓他選擇自殺。

 於是希特勒派出親信跟隆美爾談話,要是選擇去人民法院終究難逃一死,不只身敗名裂,也會連累家人,但要是選擇自殺,家人可以得到完善的照顧,於是隆美爾選擇自殺的方案了。

 於是隆美爾坐上柏根多夫的歐寶車,在離開村子之後,選擇一個好地方,在車上服藥自殺了。

 隆美爾一死,希特勒依照之前答應的承諾,舉辦光榮的國家葬禮。

 「你的英雄氣質,再次向我們全體顯示一個金科玉律『戰至勝利』」

 這是倫德斯泰特最後向隆美爾的靈柩所說的離別之話。

 當然這些歷史,都是在戰後由戰史學家李德·哈特所找出來的資料整理成書給世人才會知道的。

 隆美爾的形象,正反很兩極,但他可能是德國將領最受到盟軍喜愛的對象,加上他被認為有參加希特勒刺殺行動的計畫,所以他的名聲在同盟國來說,悲劇英雄的性質很高,甚至美國還為他拍電影美化,而其本身的軍事才能,

 雖然有些許爭議,但綜合評價之下,他絕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偉大的指揮官之一,《沙漠之狐》的名號,

 甚至在很多動畫小說都有其模仿的影子,可以說偉大的將軍,縱然身死,其英名也將永遠在人類歷史流傳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ero12313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